你妈妈。。。还好吗周晓萱鼓起勇气问道。
许沉的眼神闪烁了一下:她退休了,现在在家养花看书。他停顿片刻,其实,我一直想告诉你一件事。
周晓萱握紧了手中的书,指节泛白。
高三那年,许沉的声音很低,我妈妈。。。找过你妈妈。
周晓萱猛地抬头,心跳如鼓。她突然想起高考前那个月,母亲突然开始每天接送她上下学,还严格限制她外出的时间。当时她以为只是母亲担心高考,原来。。。
她跟你妈妈说了些话,关于。。。我们的事。许沉艰难地组织着语言,我后来才知道,否则绝不会。。。
我明白。周晓萱打断他,胸口泛起一阵钝痛。一切都说得通了——母亲突然的严加看管,那些欲言又止的眼神,甚至高考后如释重负的叹息。她一直以为是自己不够好,原来阻碍他们的从来不只是家庭背景的差距,还有成人世界的干预。
对不起。许沉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愧疚,如果我当时知道。。。
都过去了。周晓萱勉强笑了笑,我们那时太年轻。
他们沉默地站了一会儿,书店的背景音乐正好放到《后来》,歌词里唱着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。
其实,许沉突然说,我大学时试着写过小说。
周晓萱惊讶地看着他:真的什么题材
青春故事,许沉不好意思地抓抓后脑勺,这个动作让周晓萱恍惚看到了当年的少年,关于一个男孩和一个总是躲在窗边看他的女孩。
周晓萱的呼吸一滞,眼眶突然发热:发表了吗
投了几家杂志都被退了,许沉耸耸肩,可能写得不够好。
给我看看吧,周晓萱听见自己说,我现在是编辑了,可以给你些建议。
许沉的眼睛亮了起来,像星星突然被点亮:真的那。。。加个微信
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,像两个刚认识的成年人那样礼貌道别。走出书店时,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周晓萱脸上。她深吸一口气,胸口那种闷痛感奇迹般地减轻了。
晚上回到家,周晓萱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积满灰尘的纸箱。里面整齐地放着那本《许沉观察日记》,许沉借给她的《宋词选注》,还有从校报上剪下来的文章。她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本,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一个少年的一切。
手机震动,许沉发来了他的小说文档,标题很简单:《窗边的女孩》。
周晓萱泡了杯桂花茶,在台灯下慢慢阅读。许沉的文字干净利落,没有华丽的修饰,却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。故事里的男孩注意到了那个总是躲在窗边的女孩,却因为骄傲和胆怯从未主动搭话;等他终于鼓起勇气时,女孩已经转学离开。
小说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:后来男孩明白,有些雨注定要独自淋过,有些话注定来不及说出口。但那场雨和那个女孩,永远改变了他看世界的角度。
周晓萱合上电脑,泪水无声滑落。她拿起手机,给许沉发了一条消息:写得很好,只是结局太遗憾了。
许沉的回复很快到来: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充满遗憾。但如果没有那个女孩,男孩不会成为今天的自己。
周晓萱擦干眼泪,翻开林小雨送她的空白笔记本,在第一页写下:《那年夏天的雨声》,作者:周晓萱。
她停笔思考了一会儿,继续写道:十七岁那年,我爱上一个打篮球的男孩。他教我勇敢,我教他细腻。虽然没能在一起,但我们都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。。
窗外,春雨悄然而至,轻轻敲打着玻璃,像极了多年前他们初遇时的声音。周晓萱抬起头,仿佛又看见那个在雨中向她跑来的少年,笑容明亮,眼里有光。
有些故事没有圆满的结局,但正是那些未完成的遗憾,让它们永远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,如同那年夏天的雨声,清晰可闻。
全文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