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哥又哪儿对得起三嫂?”沈工臣抬脚入内,脸色微沉。原本歪着身子坐在圈椅中的沈工晏一见沈工臣,不自觉脸色一变,坐直了身子。他看他一眼,没说话。老夫人林氏一见小儿子,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。她见他一身风尘仆仆,料是刚从城外回来,忙吩咐一旁下人:“赶紧,先给四爷泡杯热茶,拿些点心,先垫垫肚子。”沈工臣却道:“上杯茶水,点心不用。”待坐下,他看向三哥沈工晏,嗓音微沉:“刚进府就听说三嫂诊出喜脉,这是好事,三哥难道不开心?”“自然是开心的。。。。。。”“若三嫂不愿再进外人,三哥可愿意?”沈工晏犹豫着,一脸不情愿。见他如此,沈工臣轻轻点头:“既如此,那便随三哥喜欢。”他起身走向老夫人林氏:“母亲,我先送您回惠春堂。”“那他们。。。。。。”“人各有命,咱们该劝的也劝了,若是还不清醒,便由着他去!”“可是你三嫂。。。。。。”“若那一日三嫂无法忍受,想要和离,到时候希望母亲能成全。”“。。。。。。”林氏猛地睁圆了双眼。而一旁原本还油盐不进的沈三爷‘噌’地一下站起来。他瞪着沈工臣:“你让她与我和离?”沈工臣冷笑:“大情种沈三爷还怕和离?”“我何曾说过要和离?想和离,她孟娇兰做梦都不要想!”说着就气冲冲离开,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。柳氏和苗氏对视一眼,老夫人林氏则一脸懵的看着自己的小儿子:“你这又是使的哪一招?”“别管什么招,好用就行。”沈工臣伸手来扶她。一旁柳氏笑着对老夫人说:“儿媳谁都不服,就服四弟。”苗氏也附和:“国公府是哪哪儿也离不开四弟,这一大家子人都得他管着才行。”“你俩可别夸他了,把自己院中的事管好,他整日在锦衣卫已经够累,莫要再让他回来操心家中事。”柳氏和苗氏:“是!”一行人并未在三房待多久,老夫人一走,她们也各自领人回了自己院子。回去的路上,柳氏问沈玉灵:“岁岁没再过来?”“她刚派了人来说,今日有些累,就先回青栀阁了。”柳氏点点头,又想起什么,对身边浓玉道:“你一会儿过去岁岁那儿一趟,跟她说一声,明日早些起来,随我一起去成王府赴宴。”“是。”而此刻,在去惠春堂的路上,老夫人林氏看着走在身边的小儿子:“再过一个月你就二十二了,臣哥儿,你也为自己着想一下了。”沈工臣背着双手,陪着母亲一路慢走。闻此言,他神色未动,嗓音却难得温和:“儿子的婚事还早,母亲不必忧心。”